金刚砂地坪的工艺常见问题
内容来源:环氧地坪工程施工 作者:翰林地坪 发布时间:2025-06-25 09:05:14 浏览次数:
金刚砂地坪在工艺方面常见的问题如下:

材料与配比问题
- 材料质量不佳:金刚砂地坪材料存在质量问题,如配料比例不当、添加剂使用不当等,会导致地坪材料强度不足,容易出现裂痕。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,使用低质量的金刚砂或水泥,影响地坪整体性能。
- 砂石料配比不规范、含泥量高:骨料的配比不规范或含有过多的泥沙,会使得地面起砂,对金刚砂硬化地坪的初期水化和混凝土凝固产生负面影响。
- 水灰比过大:混凝土的拌和水灰比过大,会导致表面泌水,从而降低金刚砂硬化地坪表面的抗压强度。
施工过程问题
- 施工环境不适宜:施工环境温度、湿度等条件不合适,如温度过低或过高、湿度过大等,都可能影响地坪的施工质量。在低温环境下施工,混凝土强度上升慢,未能与金刚砂面层粘结牢固;高温环境下,水分蒸发过快,容易导致地坪出现裂缝。
- 振捣过度:施工过程中如果振捣过度,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泌水增加,从而降低地坪表面的抗压强度。
- 压光时间掌握不当:压光时间过早,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抹痕,影响美观;压光时间过晚,混凝土已经硬化,无法进行有效的压光操作,导致表面不平整。
- 施工速度问题:施工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导致裂痕。施工速度过快,材料来不及充分反应和凝固;施工速度过慢,可能会使混凝土表面干燥过快,影响地坪质量。
- 撒料问题:金刚砂耐磨材料的铺撒要分为两次进行,如果一次性全部铺撒完成,做出的金刚砂地面的硬度不够,且表面可能出现不平整。
- 养护不善:如果养护不良或没有及时进行养护,会导致金刚砂硬化地坪表面大量失水,无法得到足够的水化,从而降低表面的抗压强度。通常应保湿养护14d以上为宜,若养护时间不足,容易出现干缩裂缝。
基础处理问题
- 基础清理不充分:在地坪施工之前,未充分清理地面或地面松软、不平整等情况均会影响金刚砂地坪的质量。地面上的杂物、灰尘等会影响地坪与基层的粘结力,导致地坪出现空鼓、开裂等问题。
- 基层混凝土问题:基层混凝土的质量对金刚砂地坪的影响很大。如基层混凝土坍落度过大,出现离析、泌水现象;混凝土砂率过大,降低抗裂能力;混凝土中掺加了粉煤灰,易使其表面因漂浮过多的粉煤灰而粉化,与硬化剂结合不牢固,产生收缩等。
成品质量问题
- 裂缝问题:包括龟裂纹、收缩裂缝和膨胀裂缝。龟裂纹是由于地坪表面受到较大的冲击或磨损,在地坪表面出现细小的裂纹,呈网状分布;收缩裂缝是因为地坪施工过程中水分控制不当,导致地坪在干燥过程中出现收缩而产生,裂缝宽度较大,深度较浅,一般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状态;膨胀裂缝是地坪在受到较大的温度变化时,内部出现膨胀或收缩不均匀而产生,裂缝宽度较大,深度较深,一般呈现出横向或斜向分布的状态。
- 泛碱、发白和起皮:泛碱是因为混凝土中的主要成份硅酸钙遇水后发生水化反应,形成游离钙、硅酸和氢氧根,当耐磨地坪中的水足够多时,混凝土中的盐份被水带出淤积于混凝土表面,随着水份蒸发,这些物质残留在混凝土表面,形成白色粉末状晶体。发白和起皮可能是由于材料本身内部毛孔尺寸不同、质量不好,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地面粉化,或者是在寒冷、潮湿环境下施工,使用早强剂导致水泥和耐磨地坪金属骨料结合不好。
- 表面长牛皮癣:主要是施工人员在混凝土初凝后站在混凝土表面作业时踩出脚印,致使表面坑凹不平,在采用大型研磨机进行研磨时,局部高出的地方打磨较重,颜色较深,局部凹陷处打磨不到位,颜色较浅,以至于会产生颜色不均现象。
- 砂眼问题:如果金刚砂研磨的不均匀,有较大的颗粒存在,就有可能产生砂眼现象。如果排除耐磨料的问题,混凝土的配比问题、提浆是否提到位以及施工时间的掌握等,也会影响砂眼的产生。若混凝土干燥过快,提浆、收光不及时,也容易出现砂眼。
- 起鼓问题:混凝土的提浆程度不到位,水分不充足,容易导致金刚砂耐磨地坪起鼓。
- 颜色发暗:金刚砂地面材料撒料晚了,水分已经不足,会使地面颜色发暗。
相关文章:金刚砂地坪